复旦同济共享互选课程教授侯体健走进“通识教育名师面对面”沙龙,分享古典诗词与课程思政教学体会
时间:2025-04-1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月17日,由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同济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系列活动第9期“通识教育名师面对面”专题系列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侯体健教授分享教学经验。侯体健教授是同济、复旦两校优质通识共享课程之一《古典诗词导读》的主讲者。本科生院副院长陆伟教授主持,来自各学院的6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片

侯体健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古典诗词与课程思政》的专题报告,分享了关于人文类通识课程授课理念、课程思政建设举措的深入思考。报告中,侯体健指出古典诗词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瑰宝,古典诗词课程天然地具有传播中国本土文化的属性,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强调,即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深厚的家国情怀。随后,他从特殊诗体展现汉语特点、指导学生创作格律诗词、古典诗词的翻译、穿越时代的艺术、人生挫折中的达观、仁人爱物热爱生活、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时代与文学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具体分享。侯体健指出,通过古典诗词的讲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文化和语言产生一种亲近感、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厚植家国情怀。一门好的课程做好“课程思政”,要做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激活传统,关注当下;读古代书,做现代人”。报告以小见大,所传达的思维和方法对于各类课程的建设都具有较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在互动环节,侯体健还就如何因材施教开设人文类通识课程、如何把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授课重点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图片

2024年1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两校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互惠共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校在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本科阶段优质通识课程共享互选,截止2025春季学期两校已共享优质通识课程34门、共340人次两校学生修读。优质通识课程的共享互选充分发挥了两校的学科特色,为拓展两校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也为新时代大学校际教育教学合作建立起新的范式。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