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舟共济,旦复旦兮”。自2024年1月12日同济大学与复旦大学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两校的强强联合已迈入崭新篇章。为促进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两校自2024年春季学期起,持续推动本科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互选,在学子中引发热烈反响,形成了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新学期,新机遇!2025年秋季学期,备受期待的同济-复旦优质通识课程互选计划即将再度开启。同济学子将有机会漫步于复旦校园,选修由复旦大学精心打造的顶尖通识课程。所修得的学分更能无缝认定为同济大学核心通识课程相应模块的学分,为您的知识版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此同时,复旦的同学们亦可走进同济,感受“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学术氛围,在选修同济特色通识课程中,拓展学术视野,收获宝贵的转换学分。
一起来了解下新学期复旦大学对同济大学本科生开放的通识课程吧!

01
课程名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课号:50002900027
学分/周学时:2/2
主讲教师:郁喆隽
开课院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开课时间:
周日 1-2 [1-8] 在线观看视频
周三 8-9 [1-9] 光华楼西辅楼104(HGX104)
开课地点:光华楼西辅楼104
开放名额:10
认定同济通识课程模块:人文经典与审美素养
课程简介:
本课程在系统介绍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深入阅读文本本身,同时补充一些欧洲文化史的相关内容(文艺复兴、新教改革、启蒙运动、资本主义兴起),并穿插一些韦伯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念(例如理想型、价值中立、选择亲缘性等),使得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的关系。此外,本课程还将着重培养学生扩展阅读(韦伯的其他著作,如《儒教与道教》、《经济与社会》等)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有可能,本课程还将引导大家来反思个人生活的选择,例如对时间、金钱和职业的态度。
授课教师简介:
郁喆隽老师的学术专长为西方哲学与宗教学,对马克斯·韦伯研究颇有心得。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头衔,能够直接用德语写作和阅读,多年来掌握了大量的一手研究资料。他著有《神明与市民: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一书,翻译了德国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对于缺失的意识》和《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发表论文十余篇。郁老师在复旦大学开设的同名通识核心课程颇受好评。他被同学誉为“复旦哲学小王子”,2014年还被评为复旦大学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02
课程名称:文艺复兴史
课号:50002900050
学分/周学时:2/2
主讲教师:赵立行
开课院系:复旦大学法学院
开课时间:周三 8-9 [1-15]
开课地点:光华楼西辅楼105(HGX105)
开放名额:10
认定同济通识课程模块:人文经典与审美素养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讲授和讨论的方式,讲解和分析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代文艺复兴时代,从社会状况、主要专题和人物介绍等角度分析文艺复兴的内涵,介绍对文艺复兴的认识和争论,从而形成对文艺复兴的客观全面的认识,了解这一历史过渡时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授课教师简介:
赵立行,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世纪史,外国法律史、文艺复兴史;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等“双千计划人才”,著作《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欧社会转型》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和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03
课程名称:20世纪的中美关系与东亚世界
课号:50003250038
学分/周学时:2/2
主讲教师:马建标
开课院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开课时间:周四 6-7 [1-16]
开课地点:复旦五教301(H5301)
开放名额:10
认定同济通识课程模块:社会发展与国际视野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讨论自19世纪末以降,中美两国在东亚现代世界体系形成中的作用。19世纪末,以清帝国为主导地位的华夷观念和宗藩体系规范着东亚世界的格局。与此同时,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促进了20世纪初的东亚国际关系的平衡。一战爆发之后,中美两国的弱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一战之后,美国通过1922年的华盛顿体系废除了自1902年以来的英日同盟,华盛顿体系作为东亚新秩序一直勉强维持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此期间,由于一战之后民族主义思潮以及马列主义思潮在东亚地区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东亚文明发生重大变化:其一是马列主义思想的“中国化”进程,改变了中国固有的儒家文明形态,并最终产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其二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在二战以后,受到美国文化的强烈影响,塑造了有别于传统东亚文明的西方文明形态。上述两种文明形式塑造了所属区域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而影响东亚国际秩序的变化。
授课教师简介:
马建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UCSD) 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美关系史、美国外交史、20 世纪中国政治外交史。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30余篇专题论文,出版译著和专著多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大课题、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等多项课题。

04
课程名称:航空与航天
课号:50002830028
学分/周学时:2/2
主讲教师:艾剑良
开课院系: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
开课时间:
周五 3-4 [1-15] 复旦五教301(H5301)
周五 3-4 [16] 复旦三教208、209(H3208、H3209)
开课地点:复旦五教301、复旦三教208、209
开放名额:10
认定同济通识课程模块:工程能力与创新思维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热爱航空航天、学习航空航天、投身于航空航天事业的重要入门课程。本课程结合当今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了航空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影响,以及国际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本门课程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代科技,概念性强,与当今航空航天技术联系紧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授课教师简介:
艾剑良,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长期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力学与飞行控制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任复旦大学飞行器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上海航空学会常务理事。曾到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入选2005年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6年以来,共主持航空科学基金、中埃国际合作项目、“九五/十五”航空预先研究、S863等科研项目45项。独著或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国内重要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现已有20篇论文被国际著名索引机构检索(其中SCI 2 篇、工程索引EI 13 篇、国际航空航天索引IAA 5 篇)。

选课须知
一、选课时间:
单独轮:2025年9月1日(周一)9:00 —9月5日(周五)16:00
第四轮:2025年9月15日(周一)9:00 —9月19日(周五)16:00
二、选课注意事项:
1. 选课规则为先选先得,选上课的同学可以在第一教学周试听及改选课,在第一教学周仍有容量的课程继续开放选课。
2. 选中的课程允许期中退课,期中退课时间为同济大学校历教学第8教学周。
3. 选课的同学需要到复旦大学上课,请同学们认真查看复旦大学上课时间表并预留充足的通勤时间。复旦大学上课时间表如下:

4. 课程成绩将如实记载入学生成绩单中。
特别提醒:复旦大学2025-2026年第1学期开学时间为2025年9月8日,比我校早一周,选复旦课程的同学需提前1周返校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