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同济大学召开,会议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本科生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原副书记高德毅作主题发言。14位来自上海和全国高校教务部门的负责同志、专业课教师作了交流发言。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负责同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期刊编辑参加会议。
闵辉表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上海率先探索了课程思政并在全国推广,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上海样板”。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责任感、使命感,注重课程思政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顾祥林表示,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教学理念的新突破、新拓展,强调各类课程蕴含着可供挖掘的思想教育资源,能够发挥多方面、多维度的育人功能。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展开。同济大学在课程思政领航学院、领航团队、领航课程、示范专业、示范专业课程链建设和教学指南编制等方面持续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希望各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广泛交流、深入研讨,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推进新时代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开拓思路、贡献智慧。
高德毅在题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外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度探索》的发言中表示,课程思政将教育三要素“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把育人内涵融入各门课程。要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与系统设计,课程思政已由从专业课程的既有教学内涵逻辑中挖掘育人价值功能的1.0版,升级到从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逻辑中布局育人价值功能的2.0版,正在探索迈向从立德树人的内生逻辑融入人才培养系统各方面全过程的3.0版。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所在高校和自身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最新探索、实践与思考。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发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在课程开发、内容设计、方法创新上下功夫,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把思政之“盐”溶入专业教育之“汤”,切忌课程思政“硬融入”“表面化”,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力求入脑入心、取得实效,共同画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大同心圆,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