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推而广之,在人才培养中也应该遵循螺旋上升的逻辑,“螺旋形上升”也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事物发展形式的一种形象比喻。
那么怎样把“螺旋形上升”应用到人才培养中呢,我认为人才培养应当遵循由面到线再到点的收敛式逻辑,这一逻辑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螺旋形上升”规律。具体来说,这一逻辑要求在人才培养之初,也即在学生刚刚进入一个专业学习的时候,要把专业所对应的理论知识全面铺开,让学生迅速了解该专业的全貌和专业背后学科的全景。然后沿着学科发展脉络的主线,让学生去认识专业的历史渊源、现实样貌和未来发展情况。待到学生进入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时,则要进行问题导向式的培养,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做到点的突破。
小问题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决的一些固有小顽疾。第一个问题是培养对象能力的不可通约性。当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考试能力和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之间是不可通约的。比如,考试考得好的学生,未必在科研方面也能做得好。能力的不可通约性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误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培养模式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是存在问题的,这种问题表现为培养对象的各种能力之间存在难以跳跃的裂隙,而这种裂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准确把握知识传授、考试考察、知识应用和科研实践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并把握这些关系是解决能力不可通约性问题的关键。
第二个问题是跨学科人才培养范式的融合。我们现在积极建设的新工科和新文科,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内核就是学科交叉。学科交叉本身是一个学科范式的融合和转换问题,但具体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就涉及到人才培养的范式融合问题。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范式,不同学科所对应的专业也有不同的培养范式,那么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这些培养范式如何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融合?好的融合能使1+1>2,而错误的、不好的融合可能导致两种或多种培养范式陷入内耗,致使1+1<2。因此,要结合科学研究中范式融合转换的方式、参考科学哲学中的范式理论来探索解决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范式融合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创新选修课的体系化建设。目前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基本遵循兴趣导向,也即基于教师的喜好,开设一门旨在吸引同好学生的课程,这种理念是选修课建设多年来固守的旧理念。我认为要变兴趣导向为能力导向,使选修课也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能够挑起重担的课程模块。体系化建设选修课要求按照能力导向布局选修课,在将学生吸引到某一课程的基础上,奔着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去开设系列课程。这要求从学校层面谋划和安排选修课建设,促进相同和相近选修课开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体系地开展系列选修课,然后引导学生先选修系列选修课中的基础课程,再选修系列中的其他更深入、更专业的课程。这样经过三到四门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某一项技能、提升某一类能力,而不仅仅是满足某一个兴趣。
(作者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